没拗过“钉子户”:张作霖把银行修成手.枪状
核心提示:可是,小铺主人也是个倔脾气,无论怎么说就是不搬。张作霖没有为难这个小小老百姓,而是令设计者修改建筑图纸,让出这块地方,于是,原本曲尺形的楼房就成了手枪形状。
本文来源:《半岛晨报》2009年8月22第C10版,作者:佚名,原题:《张作霖盖房 竟没拗过“钉子户”》
1.大青楼
疑问:为什么没建奉天最高楼?解释:蛰伏等待时机
大青楼建成于1922年,是一座三层仿罗马式建筑。在二十年代的沈阳,大青楼与故宫里的凤凰楼,并称为城里的最高建筑。但大青楼看着似乎比凤凰楼略矮一些,也远没有凤凰楼那种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当时张作霖贵为东北的最高统治者,实业开遍黑土地,家财何止万贯?他完全可以把自家的新楼建得比凤凰楼高几米,从而成为奉天的最高建筑,以昭显自己在东北的最高地位。但为什么抢惯风头的张作霖这次却委屈自己,建了一个与凤凰楼等高的房宇呢?
帅府东院扩建工程是1918年开始的。此时的张作霖刚刚经过几年的打拼,如愿地登上东三省巡阅使的宝座。1919年8月5日,随着孟恩远在吉林正式将督军印交给张作霖的儿女亲家鲍贵卿,东三省的军政大权都落入张作霖手中,张作霖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然而,张作霖虽然控制了整个东北,却并非高枕无忧。急欲扩充实力,图谋中原的野心使他在关内树立了很多强敌。1918年初,秦皇岛军火大劫案,使张作霖与北洋政府总统冯国璋和参与购买武器的地方势力阎锡山、陈树藩等结下了大仇。1920年,张作霖以直皖战争调停人的身份进入北京,又与吴佩孚结下仇怨。纵观当时的局势,关内各派势力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又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勾结在一 起。只有张作霖孤悬关外,被众强敌视为卧榻旁蛰伏的一只猛虎。
当年朱元璋向朱升讨问大政方略时,朱升说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时张作霖的身边,有许多如王永江等才高谋深之士,也有不少宿耆大儒,他不可能不知道朱升所讲的这九字名言,凭他的聪明,自然也会对“缓称王”的含意有着深刻的理解。故宫的凤凰楼,是当年满清的皇宫,是皇权的象征,你建一座比凤凰楼还高的宅邸,很容易让关内的强敌抓住“谋篡”的把柄,从而兴起讨逆之师,为自己惹祸。当然,这只是猜测或者说是推断、分析,无法找到确凿的佐证史料,但有一件事,却很能说明张作霖当时的心理。
1919年11月10日,张作霖在奉天召开“东三省巡阅使张公召集奉天五十六县乡耆会议”,到会者共三百三十人。会上,张作霖登台演说,告诫各乡耆“应负息事宁人之责,否则外患方殷,国复多乱,恐奴隶牛马之事,不久见之矣。”讲到此处,张作霖“痛哭涕泣”,各乡耆也皆感叹不已。这番讲话,很明显地看出张作霖对当时形势的不安和对东北前途的忧虑。11月15日,吉黑两省督军率本省各机关首脑在奉天省公署设宴招待与会乡耆,张作霖出席。会间,通化、开通、双山几县乡耆提起为功高盖祖的张作霖建功德碑之议,张作霖没有拒绝,只是说暂缓三年后实行。张作霖同意建碑,却又不想现在建,恰恰说明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此时需要的是蛰伏,而不是张扬。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张作霖为什么不建奉天的第一高楼,同时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会在大青楼前的假山前题上“慎行”二字。
那么,张作霖就真正心甘情愿地与早已褪色的凤凰楼共享尊荣吗?如果只是这样,张作霖也就不能称为张作霖了。细细比较两座高楼,你就会发现张作霖的高明之处。凤凰楼是起脊的尖顶,人是不可能坐到尖尖的楼顶上的。大青楼却是平顶,屋顶上还特意建有能容纳二十几人的观景台。每到年节的夜晚,张家人就举家登上大青楼,坐在观景台上,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看万家灯火,浴习习晚风。平素里,张作霖也时常登上大青楼顶,在众侍卫的簇拥下,高瞻远瞩,极目天穹。借用时下一句广告语,正可谓是“山高人为峰”,这种感觉在凤凰楼是根本无法找到的。
两楼之间,孰高孰低,怕是不言自明了。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