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辆限牌细则出台:一半摇号一半竞拍
【核心提示】随着广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及机动化出行比例不断提升,改善中心城区交通已成为了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交通状况初现拥堵端倪之际,广州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改善交通工作,可见城市管理者睿智和勇气。继去年广州出台“30条”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措施后,广州又再次发力,出台了中小客车总量调控试行管理措施,并提出以“建、增、管、限”为抓手,“五步走”推进交通环境系统改善,探索一条低碳、智慧、幸福交通的新型城市发展新路子。7月9日,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原则性审议了在试行期内采用“有偿竞拍+无偿摇号”模式分配中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并用20天时间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广州城市交通运行正在进入临界点
对中小客车总量适度调控势在必行
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特大型城市遇到的共同难题。据悉,目前,广州实际人口超过1600万人,面临机动车高速增长的严峻形势。至今年5月,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40.5万辆,其中中小客车为167.4万辆,是5年前的2.5倍,年均增长率达19.6%。与此同时,受土地资源、资金等条件制约,近5年城市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仅约2%,登记停车泊位与汽车拥有量之比为1:3.3,交通供需矛盾持续扩大。到今年5月,中心城区主干道一级道路晚高峰平均车速同比下降9.6%,全网晚高峰平均车速已逼近20公里/小时的国际拥堵警戒线,其中平均车速低于20公里/小时的主干道占27%。机动车快速增长和过度使用给大气环境、交通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道路交通运行压力逐年加大,城市道路运行车速逐年下降,另一方面机动车保有量和出行量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压力越来越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机动车已成为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心城区机动车排放PM2.5占大气总量的比例高达38%。
世界大城市交通治理经验表明,一旦城市交通进入临界点以后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错过最佳治理时机,交通运行效率将急速下降,届时再采取措施付出的社会成本将更大。所以,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唯有以清醒认识,积极借鉴国内外城市经验,审时度势,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从有效保障城市运行有序,从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为市民健康着想出发,按照“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思路,对中小客车总量进行适度调控,同时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城市才能可持续发展。
试行总量调控管理是落实治堵30条的具体行动
早在2010年亚运成功举办之后,为使“后亚运”我市实现“路更畅”,2011年1月8日,广州邀请国内外知名交通专家30名(其中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国外交通专家)组成的交通治理专家组齐聚羊城,为广州交通治堵措施进行"把脉"论证,并提出了30条治堵措施征求意见稿,在2011年1月24日至3月5日,为期40天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结束后,又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反复修改完善,最终于2011年8月1日正式出台了《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并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公布实施,力求通过综合整治,打出一套"组合拳"逐步改善中心城市交通状况。广州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作为"30条措施"的第22条措施,已明确了"发展与城市交通资源相适应的研究,在全市道路网络容量到达饱和之前,采取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确保城市交通发展需求与城市交通资源相适应,促进城市交通需求与资源供给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
面对广州城市交通运行进入治理临界点的关键时刻,在充分借鉴北京、上海实施交通总量控制管理的经验做法基础上,广州出台中小客车总量调控试行管理措施,是有之前的专家论证和民意基础的,可以说是落实治堵30条的一次具体行动。广州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并将试行期定为一年,不仅为系统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不仅争取了时间,也赢得了空间,同时可为研究出台长远的交通需求管理积累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该措施作为一项试行性的管理措施,广州将抓住这个机会,边试行、边完善,以交通"建、增、管、限"为抓手,通过"五步走"(第一步发布《广州交通发展白皮书》晒交通家底,第二步组织广州交通"大家谈"活动征集市民对交通治理的意见、第三步制定系统改善交通方案征求各方意见,第四步向社会公示方案进一步完善,第五步审议确定最终的系统改善交通方案)深化系统交通改善各项工作,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发展。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