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没有朋友圈,没有陌陌的时代,古代的同性恋是如何寻找伴侣的
没有手机,没有朋友圈,没有陌陌,没有杰克帝,古代的同性恋是如何找伴侣的?他们会因为通讯手段匮乏而找不到伴侣吗?他们是不是也像今日的同性恋一样,大脑中天生一部高灵敏度GAY雷达,拥有在十米开外嗅探出前面的人是否是同性恋的技能?
在近代以前,我国的传统社会对同性恋情保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用来形容同性之爱的“龙阳之兴”、“断袖之癖”,从词面来看都属于中性词而非贬义词,甚至于男风最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贵族的同性之恋常常见诸史册,诗人、剧作家们更是将其体现在文学作品中。
《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同性恋情的诗歌。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其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句告白,也伴随着电影《夜宴》的改编而广为人知。子皙明白歌意之后大为感动,当场深情拥抱这位年轻船夫,并且将自己的锦被披在他的身上云云。
船夫以一届平民,甚至可能身份更为卑微的贱民,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因一首歌与贵族交欢尽意,而描写这样一个故事的《越人歌》穿越数千年传唱至今,可见社会对同性恋情的暧昧态度。
但越人的境遇毕竟不是每个同性恋都能遇到的。在通信技术发达的当下,同性恋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结交“志同道合”的伴侣;但在信息相对匮乏、同性恋依然是非主流的年代,古人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伴侣呢?现存的古代文学作品就如同被冻结在琥珀中的昆虫,通过对这些“昆虫”的分析和观察,就大致可以了解,古代的同志想要找对象,跟自己的身份、地位、从事职业有极大的关系。
电影《夜宴》中引用《越人歌》
相关新闻>>
- 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四大千古奇谜:第一个曾吓跑侵华日军,第三个最为费解
- 古代宫女睡觉为何不能两腿岔开 违反者将难逃噩梦
- 古代的太监竟然能奸.淫.嫔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古代的通房丫头是什么?只是为了伺候主人,结局很悲惨
- 古代畸形职业,夫妻同房时站在旁边伺候,甚至有时还要主动献身
- 古时候的夫妻行房之时, 为何还要丫鬟站在一边? 原因令人脸红
- 古代一线士兵,寂寞想妻子了该怎么办?他们有4种解决办法
- 川岛浪速为何强年仅18岁的养女川岛芳子
- 古代最奇葩酷刑,给死囚开单间,并允许其妻入狱过夫妻生活?
- 古代青楼女子如何避孕?堪比酷刑,简直拿性命在开玩笑
- 将军夫人放走两个犯人,多年后一座城市因此免遭屠杀
- 慈禧有多无耻!临死前又和太监做出一丑事,2008年被揭露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