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青网 > 财经报道 > 个人理财 >

广州楼市新政满周年 "卖"房给岳母比赠更划算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2-26 21:55  点击:

  广州楼市新政满周年 “被限购”买家苦寻置业“良策”
  “我现在手上有两套房,怎么才能够再买一套?如果把一套房子转到丈母娘的名下,这样做究竟是赠与好还是交易划算呢?”在限购令下,已经在广州市属10区有两套物业的市民李先生最近有点发愁,因为已经被限购,为了再获得购房资格,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到处打听,如何才能有资格再买一套住宅物业,而为了新买一套,究竟是“卖一买一”还是“送一买一”好呢?
  记者发现,广州“新国八条”细则落地已经满一周年,其中限购的具体操作还是令不少有意置业的市民存有疑惑。针对一些市民的疑惑,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居民家庭是指由夫妻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居民家庭并不以户籍为单位,孩子若成年,则脱离限购概念里的“居民家庭”,并独立执行限购政策。本地户籍的两套房家庭可以“卖一买一”。
  个案解释一:
  两套房家庭可“卖一买一”
  三套房家庭可“卖二买一”
  广州“新国八条”细则简而言之就是两句话:在全市10区范围内,一是对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二就是对在本市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能提供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这也意味着,在这一限购政策下,本地户籍的两套房家庭可以“卖一买一”,而三套房家庭也可以“卖二买一”。
  个案解释二:
  银行贷款认房又认贷
  额度紧张二套房贷难
  市民林女士是一事业单位员工,目前已有一套房的她希望再买一套,不过之前一套房的贷款还未还清,林女士很想知道在目前的政策下自己能否再申请银行贷款。
  记者了解到,根据住建部等三部门出台《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明确二套房认定以家庭为单位,并执行“认房又认贷”的原则。就是说,如果林女士之前已申请享受过房贷达两次甚至以上,无论她现在有多少套物业,都不能再申请房贷了。不过,如果林女士过去只有一次房贷记录,目前只有一套自有住房,是可以按照规定再度申请房贷。例如,按照部分银行的规定,申请房贷人的月收入应至少为月供额的2倍,只要林女士开出的收入证明和工资流水账等资料,能证明其月收入扣除目前的月供额,是其新申请房贷的月供额的2倍,可以再申请房贷。
  个案解释三:
  女婿房产想转赠丈母娘
  省不了契税还得多交税
  李先生和太太结婚2年,嫌原来位于海珠区日常居住的房子区位不好,一直在寻找新的大房子,同时李先生还有一套小户型单位在放租。由于李先生的父母都在外地,所以他打算把房子过户到丈母娘名下,这样自己就可以获得购买新一套房子的资格。
  李先生准备把手头上的一套物业转给自己的丈母娘,按他的理解,赠与应该更为划算。但是记者咨询税务部门驻在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后却发现,结果未必如此。因为女婿与丈母娘属于非直系亲属的关系,所以比起直系亲属,除了都要交纳按房屋评估价征收、税率为3%的契税外,可能还需要缴纳税率为20%的个人所得税以及税率为5.5%的营业税,并不一定比交易更划算。
  李先生准备转送的是一套90平方米以上、出证5年以上的物业,交易的话需要缴交3%的契税,而赠与无论如何契税都为3%,这一项上双方无差别。但赠与需要缴纳20%的所得税和5.5%的营业税,而交易只要缴纳按差额征收的所得税和全额免征营业税,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税费确实可能会更低。
  个案解释四:
  子女欲把房子赠与外地父母
  父母如有穗十区房不能获赠
  “我想把现在的一套番禺郊区房过名到还在乡下的父母名下,自己再在南沙买一套,不知道行不行?”市民马女士想知道,如何才能把房子赠与给父母,实现再购房。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虽然直系亲属间的赠与不纳入限购范围,但是获得住房后同样也要计算住房套数了。主要有两种情况: 1.子女把房子赠与给外地的父母,如父母在广州十区没有住房,父母不需提供纳税或社保证明,可接受1套赠与房。但如外地父母已有1套广州十区内的住房,就不能接受子女赠与房了。2.如果父母是广州市户籍的,父母没有广州房产最多可以接受子女的2套住房赠与,父母已经有1套房产的就只能接受子女的1套住房赠与,但如果已经有了2套房产的就不能接受赠与了。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图文推荐

    • 网传四成金条用铱或钨掺假 教你辨别黄金真伪
    • 经济学里的怪诞行为学
    • 银行借长假大打理财牌 算好时点才能高收益
    • 长江日报:债主欠债,银行“黑白”颠倒
    • 巴菲特:远离信用卡
    • 关于人生财富的10个经典小故事(组图)
    • 男子用30万买房款炒股两年后剩9000元
    • 全村团购彩票中9亿 仅1人没买痛失大奖

    关注排行榜

    日排行榜 周排行榜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16 新青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15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9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