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青网 > 文化长廊 > 文学读书 >

金庸逝世:江湖已远侠义永存 重拾小说魅力依旧

来源:新浪娱乐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8-11-06 10:36 

 金庸离开了我们,但他仍然是华语世界里最大的IP之一。即使现在重拾金庸小说,仍渐渐陷入其中。这样的魅力,确已超越时代。

 
2018 他们怎么都走了2018 他们怎么都走了

  即使现在重拾金庸小说,仍可依照“初始平平,渐入佳境,直至深不可测”的旧时评价,渐渐陷入其中。

  据新华社报道,经金庸身边工作人员确认,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昨晚(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一代大师,就此离开!

  金庸离开了我们,令人伤怀!但即使如此,金庸仍然是华语世界里最大的IP之一。不断衍生的影视作品,即使屡屡被改到面目全非,即使许多小男生小女生早已看剧不看书,仍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即使现在重拾金庸小说,仍可依照“初始平平,渐入佳境,直至深不可测”的旧时评价,渐渐陷入其中。这样的魅力,确已超越时代。

  金庸这一代知识分子,生逢跌宕大时代,虽难免颠沛流离,甚至一生沉痛,但一方面有旧学底子,另一方面又受西方现代文明滋养,思维与视野均具现代意识。也正因此,这代知识分子反而成了因中西文化碰撞而受益的一代。

  出身书香世家的金庸更是如此,旧学经历使得他身上始终有着士大夫气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梦想,浸淫于西方文明又使得他能够洞悉世事,于是才有了当年《明报》的立场鲜明。这一点在小说中也有体现,章回体的典雅和历史背景的无缝穿插是文字修养,蒙太奇手法的故事铺陈和无处不在的隐喻则是现代文明的感染。

  其实,以武侠小说扬名宇内,并非金庸内心所愿。当年他求做外交官而不得,辗转赴港,连办报针砭时弊都是退而求其次,写武侠小说仅是浇胸中块垒之举,可却成就了一生荣光。“一手办报,一手写武侠”是文化圈里的赞誉,可于大多数人而言,金庸就是那个写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武侠小说作家。

  但金庸的阴差阳错,在几十年后看来,不但是读者之幸,也是他本人之幸。这是因为金庸绝非权力欲望爆棚之人,他有入世的传统士大夫情怀,但又渴望淡泊明志。他崇敬的历史人物,如范蠡、张良,都属“进出自如”之人,入世做得帝王师,出世不带走一片云彩。金庸以此二人为偶像,难免顾影自怜。

  换言之,如果金庸真的成为外交官,料来也是平庸,即使仕途并不黯淡,也未必能在跌宕时代中全身而退。如果他只办报,也不过是资深老报人之一,并不比港岛同行高明多少。可在武侠小说中,他“试图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看法”,却可留名于史。

 或者说,武侠小说这一载体,最适合金庸的性子,可挥洒才情,可铺陈故事浇胸中块垒,可借机针砭时弊,又可借“成人的童话”避世。杨过和令狐冲式的归隐,如闲云野鹤,可郭靖式的侠之大者,也是金庸心中憧憬。老派知识分子的瞻前顾后与内心矛盾,居然就这般化解。

  不过,金庸小说长于情节,也能满足人们对江湖的幻想,但在价值观层面仍有守旧一面。终其一生,都未能摆脱传统知识分子的桎梏,即使纵观其人生,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早已大于中国传统文化。倒是后期作品如《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因世事变化而更为深刻,反倒成就了最好的金庸。

  这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极是艰辛,甚至可算是生来不易。金庸在跌宕人生中寻得人生价值,已极幸运。无论如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跌宕岁月里,武侠小说曾是一代漂泊者的精神慰藉。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它又成了一代大陆年轻人的精神食粮。

  通俗文学的光辉岁月,就这样穿越时空,金庸也成为几代人生命中无法绕过的名字。(文/专栏作家 叶克飞)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图文推荐

    • 2017世界读书日,推荐给适合中小学生必读的50本好书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病逝,今日我们只致敬,不默哀
    • 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 中国作家首获科幻大奖
    • 诗人汪国真今晨二点十分去世 享年59岁
    • 日本著名作家情爱文学大师渡边淳一逝世 留下多部作品
    • 《彼的蓝颜,此的红颜》与《你的蓝颜,我的红颜》
    • 非法出版物影响青少年成长需重拳整治
    • 南京一书店办裸体阅读图片展 称为提高阅读兴趣
    • 网络作家出租屋内猝死 两天后才被发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合作服务-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18 新青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015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9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