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无业才创业是误读 创意即创业太简单
在就业难的背景下,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成为一大促就业手段。我市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场地支持、创业培训、财税指导等诸多方面。当记者深入采访时,却发现了一些危险的误读:许多大学生在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不得已选择自主创业;还有的大学生单纯地认为,创意等同于创业。本报记者挑选几个典型事例,通过市人社局点评、创业大学生谈体会以及专家支招等,给目前想创业的大学生们一些借鉴和参考。
事例一:找不到好工作,爹妈掏钱赞助开个网店
家住金州新区的王强,是东北大学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此,全家人商量说,实在不行就在网上开个小店。“我正忙着上网搜索网店创业的项目,想找一个成本小操作简单的尝试一下。”王强告诉记者,父母准备赞助两三万元钱,让他找个小买卖先干着,算是解决无业之忧。
市人社局点评: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需要更高的主动性和热情度。而政府之所以鼓励支持自主创业,是因为创业解决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就业问题,而且通过一个人的创业,能够带动几个人甚至更多人实现就业,具有乘数效应或倍增效应。如果大学生在毫无规划的情况下创业,不但不会带动就业,反而会给自己及家人带来经济损失。
专家建议:一些青年创业导师认为,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包括专业素养和人脉资源等方面,等到对社会有了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这个时候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因此,建议那些此前毫无创业规划的大学生应该先到想创业的领域内学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再仔细斟酌创业事宜。
事例二:创业计划书上,点子挺新操作性太低
“不少学生热衷于制作精美的创业计划书,其介绍的点子挺新,商业模式也时尚,但关于市场调研和可操作性却甚少提及。”沙河口区大学生创业中心主任李辉告诉记者,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了解市场,也不懂政策法规,项目缺乏可操作性。
创业者感悟:于易扬,东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早在大二开始,就摸索新型的校园物流配送服务,如今注册了一个小公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越发感到创意好并不是创业的唯一因素。于易扬说,经历挫折之后,才发现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调研比创意来得更为重要,另外,除了热情,创业更需要坚韧的执行力。
政策助力:目前,市区各级人社部门都为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和创业素质测评、创业技能培训等,指导大学生创业更贴地气。为了帮大学生减少更多创业风险和压力,中国(大连)创业者公共实训(孵化)基地和大连(甘井子)创业者公共实训(孵化基地)积极探索新的孵化模式,在原有两年孵化期的基础上,增设了36个月的项目孵化期。通过评审的创业项目可以在取得营业执照之前,先入驻基地享受36个月创业服务,成熟后再办执照。这种创新的孵化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缓冲期。(记者 于艳新)
相关新闻>>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