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美国“中国印象”的代际变化
新华网华盛顿7月9日电(记者 孙浩)如今,人在美国,时不时能碰上一位有个中文名字的美国朋友。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上,生物专业应届毕业生安德鲁·切斯特抑扬顿挫地朗诵起《再别康桥》——或许此情此景下称呼他“齐思源”更合适。因为爱上中文、发现了自己的语言天赋,这个白人小伙子准备在研究生阶段转修语言学。
如今,会说些中国话、认识中国人乃至懂点中国事的美国人越来越常见。不仅是政府机构和智库云集的华盛顿,也不尽是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等大都会地区,笔者去年报道美国大选途中还在新罕布什尔州一家小酒吧中遇上刚从中国游学回来、能用汉语日常对话的美国酒保。
三四十年前可不是这般光景。在华盛顿接触过的不止一位老牌“中国通”说过,自己可谓阴差阳错成了领先时代潮流的幸运者,坐看“冷门”变“热门”。但论及当年学汉语的资源,实难与今日美国年轻人一比。
论规模,堪称美国第二大语言的西班牙语或法语、日语等仍属美国孩子学外语的“传统项目”。不过,论增长速度,汉语是数一数二的后起之秀。2011年,美国开设汉语课的公立大中小学超过5000所,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突破20万人,相当于5年前的10倍。
在一场校园活动中,面对“有生之年想干点什么”这个大题目,已去过不止一次中国的“齐思源”写道,“去很多次中国”。国际关系、国际经贸专业的美国大学生学中文的动机可能更“实在”,他们觉得今后总免不了与中国、中国人打交道,应该未雨绸缪先学学对方的语言和文化。
然而,比起这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面对一个面貌多样且迅速变化着的中国,更多美国人的感观仍然复杂,也缺乏了解。
去年总统大选周期内,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在自传《无可致歉》中写道,自己仍坚信美国优越主义,并着力剖析历史上的一个个大国为何势衰,以及美国有何特点能保证自己不重蹈覆辙。这和竞选途中不时传出的以中国为标靶的竞选语言一样,都属于竞选周期内的“政治正确”,但既然存在就意味着有其听众。说到底,这类言论反映出当前美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一代对美国“超级大国”地位挥之不去的情结,以及他们对与美国有着迥异面貌和传承的中国所持有的刻板印象。
就在今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庄园会晤”前夕,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6月6日公布了一项民调结果显示,55%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友好甚至同盟国家,4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不友好甚至敌对国家。但有意思的是,在18岁至29岁年轻人群中,认为中国属于友好甚至同盟国家的比例蹿升至72%。
这种“中国印象”的代际差异同样体现在去年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民调结果中——43%的30岁以下美国年青一代认为中国值得信赖,同样明显高于其父兄辈。
究其变化原因,或许是年轻人成长在一个更趋多极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中国同学、中国美食、中国制造、“功夫熊猫”以及美国动物园内备受青睐的不会功夫的真熊猫,都显得近在咫尺。
再来看看这些正努力学习中文的美国年轻人,他们今后或许未必成为谈判桌另一端的对手,未必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制订者,甚至未必成为镜头前高谈阔论的“中国通”,但他们能做一两道中国菜、哼一两句中国歌,打开网络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朋友道一句“别来无恙?”这或许更为重要。
|
|
|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